一季度銀行板塊資金動向浮出水面 多路中長期資金涌入
本報記者 熊 悅
隨著上市銀行和公募基金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披露完畢,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及中央匯金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統(tǒng)稱“中央匯金”)、全國社;鸾M合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以下統(tǒng)稱“社;稹)、保險資金等中長期資金一季度對銀行板塊的調倉動向也浮出水面。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A股銀行板塊區(qū)間漲幅約2%,多家銀行股價創(chuàng)下階段性新高;H股銀行板塊漲幅更是超過13%。
深圳市前海排排網基金銷售有限責任公司研究員隋東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央匯金增持了多只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為銀行等權重股帶來增量被動型資金。同時,險資等中長期資金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具備高股息屬性的銀行股為其重點配置標的,進一步帶來資金流入。
中央匯金借道ETF增持銀行股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央匯金重倉了8只銀行股,包括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4家國有大行,中信銀行、浦發(fā)銀行、華夏銀行3家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1家城商行寧波銀行。重倉的銀行股及相應的持倉數量較年初均發(fā)生變化。
盡管中央匯金未直接對重倉的銀行股進行增持,但根據公募基金2024年年報和2025年一季報數據,多只滬深300ETF獲中央匯金增持。包括易方達滬深300ETF、華夏滬深300ETF、嘉實滬深3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增持份額分別為5.02億份、1.57億份、1.17億份和3.63億份。滬深300指數中,權重較高的銀行股由此承接增量資金。
公開信息顯示,滬深300指數的成分股中,權重排名位于前十的有2只是銀行股,分別為招商銀行,興業(yè)銀行。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一季度,兩家銀行的區(qū)間漲幅分別為10.15%、12.73%。
社;鸱矫妫刂两衲暌患径饶,社;鹬貍}了5只銀行股,分別為工商銀行、農業(yè)銀行、交通銀行、成都銀行、常熟銀行,雖然較年初減少1家,但是合計持倉數量較年初增加288.18萬股。其中,常熟銀行獲社;痫@著增持。
險企舉牌5家上市銀行
今年以來,重要的中長期資金力量——險資,同樣對銀行股青睞有加,也為銀行板塊帶來了不少增量資金流入。
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瑞眾人壽保險有限責任公司、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等險企累計舉牌了5家上市銀行,包括農業(yè)銀行H股、郵儲銀行H股、招商銀行H股、中信銀行H股、杭州銀行。
例如,杭州銀行1月24日晚間披露的公告顯示,杭州銀行股東澳洲聯邦銀行與新華保險于2025年1月24日簽署股份轉讓協議,約定澳洲聯邦銀行以協議轉讓方式向新華保險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約3.30億股,占公司已發(fā)行普通股總股本的5.45%。新華保險對杭州銀行構成舉牌。
展望后市,安徽明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胡墨晗表示,銀行股估值修復力度受政策落地效果與資產質量拐點等因素影響。其中,宏觀政策與流動性環(huán)境是關鍵,財政、產業(yè)政策落地節(jié)奏及貨幣寬松力度會影響市場情緒,政策超預期可能推動估值修復。同時,資產質量與盈利能力改善情況也很重要,需關注存量風險化解進展及凈息差企穩(wěn)信號。此外,科技與新興產業(yè)賦能也會催生新增長點,布局相關信貸的銀行經營更具彈性。資金偏好與市場風格切換方面,短期來看,市場或延續(xù)對高股息策略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