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2月12日電 題:預期改善對人民幣匯率起到支撐作用
作者 管濤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近期,美國關稅政策攪動全球外匯市場。不過,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不貶反升,維持穩(wěn)定。同花順官網數據顯示,2月11日,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匯率收盤報7.31,強于此前7.37的水平,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收盤為7.17,低于上月多數時間的7.18-7.2區(qū)間。
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衡量人民幣對美元價值的重要指標,也是即期銀行間外匯交易市場和銀行掛牌匯價的重要參考基準。中國人民銀行曾表示,中間價由各報價行根據宏觀經濟等基本面變化以及外匯市場順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內部報價模型調整流程決定。
當前中間價升值,特別是相對市場模擬的中間價開在偏強的方向,釋放出了較強的匯率穩(wěn)定信號,有助于引導市場預期。
不過,除了中間價,也要關注離岸匯率,因為離岸匯率更具市場化特點。目前離岸匯率在7.3左右,與在岸匯率差價僅有幾十個點,較前期大幅收斂。而且,將當前交易價與年初相比,離岸市場人民幣匯率略有升值,而在岸市場與去年年底基本持平。這意味著自2024年10月以來人民幣匯率的回調,已經對第一階段關稅措施的影響進行了較為充分的定價。
目前,全球經貿摩擦消息多空交織,美元走勢平穩(wěn),未出現(xiàn)單邊大幅波動。最近DeepSeek大火,短期內對股市影響較大,但對人民幣匯率影響并不顯著。不過,國內年初數據表現(xiàn)亮眼,1月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數據反彈、春節(jié)假期文旅消費火爆、DeepSeek大火等,都在邊際上改善了大家對于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期,對人民幣匯率起到了支撐作用。
短期內,人民幣匯率仍將處于一種波動變化的狀態(tài)。就近期來看,市場會在各種消息的影響下不斷波動。
美國即將公布的1月CPI數據備受關注,若數據顯示CPI好轉,那么美聯(lián)儲的降息預期將會再度升溫,美元大概率會走弱。在貨幣政策方面,英國央行在2月6日已將基準利率下調至4.50%,美聯(lián)儲和其他央行后續(xù)是否會有降息或加息舉措還未可知,這些政策調整都可能在外匯市場掀起波瀾。
從國際貿易角度而言,3月4日是美國與加拿大和墨西哥之間關稅談判的一個截止日期。若屆時談判無法達成協(xié)議,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征關稅,全球貿易局勢將會再度緊張,這可能會促使資金流向避險資產,對人民幣匯率造成一定的沖擊。
國內方面,中國的對沖政策安排以及全國兩會的召開也將對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3月5日之后,全國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今年主要經濟社會預期發(fā)展目標以及政策安排的內容,將為國內經濟發(fā)展定下基調。相關政策積極推動經濟增長,提升市場信心,人民幣匯率也將獲得支撐。(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謝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