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30日電 題:6月制造業(yè)景氣水平繼續(xù)改善,擴大內需應進一步加力
作者 張奧平 新質未來研究院院長
6月30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了2025年6月制造業(yè)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yè)商務活動指數、綜合PMI產出指數。其中,制造業(yè)PMI為49.7%,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非制造業(yè)商務活動指數為50.5%,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0.7%,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均高于臨界點。
6月制造業(yè)PMI錄得數據為49.7%,顯示制造業(yè)景氣水平繼續(xù)改善,基礎仍需穩(wěn)固。筆者認為,因前期“搶出口”“搶轉口”效應集中釋放,外需后續(xù)或將放緩;內需除政策支持的“兩重(國家重大戰(zhàn)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大規(guī)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外,其他方面回升動力仍待加強。下階段若能繼續(xù)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存量政策的發(fā)行使用,將會更大力度支持擴大內需、穩(wěn)定外貿。
從制造業(yè)采購經理調查指標體系的13個分類指數來看:生產端,6月PMI生產指數為51.0%,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需求端,6月PMI新訂單指數為50.2%,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制造業(yè)供需兩端均有所提升,供強需弱格局有所延續(xù)。PMI新出口訂單指數是出口的領先指標,6月PMI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7%,比上月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映射“搶出口”“搶轉口”效應仍對外需有所支撐,后續(xù)或將放緩。此外,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出廠價格指數均低于臨界點,與PPI(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環(huán)比方向基本同步。
筆者認為,針對以上情況,擴大內需仍將是下階段首要工作任務。財政政策方面,加快今年已安排的4.4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3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發(fā)行使用,加力擴圍落實“兩重”建設與“兩新”工作,就能為后續(xù)增量財政政策加碼留出空間。貨幣政策方面,加快落實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點支持教育、體育、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相關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方向,以及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新質生產力方向,將能加力擴大內需。(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宋亞芬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京B2-20230170] [京ICP備17012796號-1]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10120220005] [互聯(lián)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京(2022)000010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18513525309 報料郵箱(可文字、音視頻):zhongxinjingwei@chinanews.com.cn
Copyright ©2017-2025 jwvi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中新經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